发布日期:2024-10-07 20:51 点击次数:72
《佛說四十二章經》──第二十八章 意馬莫縱 (一) 白石茉莉奈第四部
佛言:「慎勿信汝意,汝意不真的;慎勿與色會,色會即禍生。得阿羅漢已,乃真的汝意。」
本章「意馬莫縱」,所謂「意」,一般稱為情意,佛法則稱為意識。修行领先要了解心、意、識。
东说念主有八識──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,稱為前五識;意識,是第六識;第七識末那識執我;第八識,稱為阿賴耶識、含藏識,有能藏、所藏、執藏之意,能含藏一切種子,是這八識的倉庫。此處的「意」,是指第六識。
心、意、識,都是這念心,仅仅作用不同辛苦。念頭沿途,等于一念心;第二個念頭再一動、再一想,等于意;第三念,根塵相對,當中起執著,就稱為識。此即所謂的心、意、識。禪宗參話頭要離心、意、識,既然是離心、離意、離識,當下等于絕對的意境。
就佛法而言,心分為休想心、肉團心、菩提心。菩提心,才是真實心。
什麼是休想心?庸东说念主眾生的念頭來來去去,善念、惡念,想相繼,都屬於生滅。比方,看到一個東西,無論好壞,心一動,等于一個休想。從早到晚,起了八億四千萬個念頭,完全是休想;以至晚上睡覺作夢,還是在休想當中。想過去、想現在、想未來,善念、惡念……想遷流,始終握住,這等于休想心,休想,就屬於生滅。
肉團心,等于指心臟。過去有些东说念主認為:「我現在在精心,等于心臟。」关联词,透過現代醫學的發達,就不错知说念心臟其實也仅仅物質。甲的心臟不错換到乙,乙的心臟又不错換到丙。如果這念心等于心臟,那麼一個东说念主的机灵、本事,應該都存在心臟當中。把甲的心臟換到乙的身體,那麼甲所擁有的机灵、本事,乙應該馬上知说念;但事實上乙並不會知说念,就證明這念机灵心不是存在於心臟當中。
又有东说念主認為這念心是腦神經細胞,但是細胞也屬於物質,也有新陳代謝的作用,如果心是腦神經細胞,那麼一朝細胞代謝,机灵、本事也應該隨之灭绝。由此可知,這念心不在心臟,也不在腦神經細胞。
什麼是菩提心?菩提心等于真實心。這念心通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沒有生滅,這等于菩提心。意,不是菩提心,也不離開菩提心,當下這念心不動,不想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這念心等于菩提心。相暗自,如果這念心想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就成了休想心。如果沒有辦法契悟菩提心,领先要先起善念,絕對不起惡念;達到完全是善念時,連善念也不要執著,最後歸於無念。無念,等于真實心、菩提心,等于我們本具的心肠。
無論是善、是惡,都是情意識的作用。舉例來說,修建说念場是成佛作祖的大功德。看到东说念主家修建说念場,起了第一念「心」。認為這是出世法、清淨功德,將來所感果報不可思議!這等于「意」。既然不可思議,「因此一定要護握说念場、建設说念場!」這等于「識」的作用。由此可知,心、意、識的轉變,都在這一念心當中。
眾生隨著情意識的活動而造業,善意就造善業,將來就感天上、淨土的殊勝果報;天上的果報享盡,最後一生落发修行、成说念證果,這等于由善意而感得的善果。相暗自,心、意、識也能帶我們到三塗惡说念。比方現在看到一隻錶,因為正常知说念錶的姿色、形像、組合,是以一看就知是錶,這是第一念「心」。但是這一念心,如果不知说念返照,馬上起了第二念──這錶的品質、形象、組合都很精密,實在很好,這等于「意」。繼續再想,這錶實在不錯,心想要占有,关联词又沒有錢買,乾脆順手牽羊,把錶放進荷包裡,這等于「識」。有了識等于我執、我所,想要占為己有,這就造業了。如看到好的,想占有它,這是「意」;進一步開始行動,這等于「識」。因識而發動身體乖张偷盜的惡業,惡業熟习,將來就墮入地獄、家畜、餓鬼说念遭罪,或是投生东说念主说念而貧窮下賤。
判辨這些真谛,就要從當下這一念心來了存一火。看到錶,知说念是錶,只好「知说念」這一念,沒有第二念;假使起了第二念,想要把手錶占為己有,馬上要覺察:「我現在在修行,布施、供養都來不足,怎麼不错犯偷盜?」這一念覺心起照,當下這念心就轉過來了,就能夠轉識成智。
為什麼會想偷錶?這是過去的習氣使然。庸东说念主眾生的習氣很重,今生無論是起什麼念頭,都是過去的習氣。如果過去惡業的習氣很重,這一生就很容易現前,成為現在的業。相暗自,如果過去的惡業很輕,不但不會偷盜,善業現前,還知说念要布施、供養。
古东说念主說:「水能載舟,亦能覆舟。」水,等于指心水。失去這念覺心,六根對六塵始終都是迷邋遢糊,就會愈走愈暗澹。佛經也說:「迷即眾生,覺即菩提。」這念心覺悟了,清淨心馬上就現前,就能作东、得解脫,進而超凡入聖,设置無上正等正覺。
孟子云:「东说念主之是以異於禽獸者,幾希。」佛法亦云:「剎那率爾心,墮境第一念。」等于指當下這念心终点微細,一念不覺就開始流轉存一火。修行等于要時時刻刻谨慎這念心的活動。
這一章「意馬莫縱」,等于告誡我們,不要放縱這念心,時時刻刻要保握正念。這念心就像野馬一樣難以調伏,心跑掉了,這念心不覺,就會心猿意馬。修行等于在調伏內心這匹野馬,如果這念心能夠作东,情意識就帶我們成佛作祖、了生脫死;這念心作不了主,情意識就帶我們到三塗惡说念。是以,判辨這念心的作用,修行就找到一個地点。
有些东说念主不了解「禪」的真的意義,標榜「安静禪」,誤以為「安静」等于要吃就吃、要喝就喝、要玩就玩、要看就看、要聽就聽……這是錯誤的觀念!這不是安静,而是放縱我方的第六意識。一朝放縱第六意識,就會造業;造了業,就要受報。判辨這些真谛,時時刻刻保握覺性,這念清淨心就能載舟──運載我們脫離三塗惡说念,到達此岸、淨土;這念心迷失、乖张惡業,就像水起了波涛,水能覆舟,就會讓我們墮入三塗惡说念。
憨山大師說,修行很簡單,只消三十年不動意根,釋迦牟尼佛也拿你沒辦法。判辨這個真谛,修行就找到一條正途。師父說法、諸位聽法這念心,要作东、要清淨、要判辨判辨,要有怜惜心、恭敬心、謙卑心,及精進心、長遠心,還要發心廣大。
這念心作得了主,才调發大願、修大行。怎麼樣才调夠作东?要覺悟,覺悟六说念是苦、存一火輪迴是苦,覺悟东说念主东说念主王人有佛性──有這種覺悟,才调作东。這樣「意」就變成菩提心、無住心。沒有覺悟,作不了主,心就成為「意馬」。同樣是這念心,假使悟了,猶如煉鐵成鋼。將鐵鏽、渣滓統統煉掉,最後成為金鋼,始終不壞;沒有悟,就如同鐵直快就會生鏽,到最後連鐵都沒有了。 (二)
「佛」,指釋迦牟尼佛。释教是釋迦牟尼佛開創的,悉数一切言教都是釋迦牟尼佛所說。如若天东说念主、菩薩所說,經過佛的印可,也等於佛之言說。
佛告訴弟子:「慎勿信汝意。」「慎」,是謹慎。「慎勿信汝意」,時時刻刻都要谨慎我方的起心動念,照顧好這念心,心就能得解脫。以禪宗來講,等于要「照顧話頭」,「話頭」等于起心動念那個地方,又稱之為「照顧腳跟」。淨土宗則稱為「護念」。「護」,等于保護;「護念」,等于保護我方的念頭。
若何保護我方的念頭?念经的东说念主,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等于把心靠在佛號上,不打休想,用佛號來保護這念心,就稱為「佛所護念」。誦經、握咒,則是把這念心靠在經文、咒語上,用經文、咒語來護念我方。假使對我方沒信心;打了休想,也不知说念要覺照,就把心靠在佛號、咒語上,藉此來護念我方。是以,念经、誦經、握咒……都是一樣的,无间都是保護這念心。
這一章不是用佛號、經文來護念,而是我方護念我方。若何護念我方?等于要慎念,時時刻刻要起覺照,要有覺心。覺,等于谨慎、警覺。用這念警覺心來護念我方。「慎」,從「心」字旁,右邊是一個「真」,等于用赤忱來谨慎我方,這念心要真誠,不可打休想。
是以,慎念,等于時時刻刻要谨慎起心動念,講話要谨慎,所作所為也要谨慎,時時刻刻都要謹慎。如儒家所說:「十目所視,十手所指」、「戰戰兢兢,如臨深淵,耽惊受怕」。我們沿途心、一動念,佛菩薩、鬼神都知说念。一般东说念主說:「舉頭三尺有神明」,非论是有神明、無神明,時時刻刻保握一個「慎」字,等于開始覺悟。
覺悟了,這念心等于清淨、靈明,等于有神明;沒有覺悟,這念心都是貪、瞋、癡。一般东说念主看到什麼都貪,這等于意識的作用。什麼意?貪愛,由貪心而生;稍不如意就發脾氣,等于由瞋心而生;以為东说念主生沒有因果,是癡心所生。貪、瞋、癡,都是因為意識心诱骗、不解白、不豁达。是以,要想晴明、想分明,如儒家所說:「晴明在躬」,這念心作得了主、清领略爽、明晰分明,意識心就變成了菩提心。
祖師說,修行要「靜則一念不生,動則萬善圓彰」,靜的時候一念不生,好的不想、壞的也不想,這念情意識如如不動,就變成菩提。如如不動,等于如如佛。動的時候,心無善念不起、口無善言不說、身無好事不行。要動等于善念,念经、念法、念僧、念戒、念施、念死。举例,早晚課誦等于念法,為常住發心、普度眾生、弘揚佛法、无间經教、精進说念業……這些都是善念。
是以,動的時候,起什麼心都是善念;不動的時候,等于無念。世間东说念主作不了主,不知说念要行善,見东说念主行善反而認為是愚癡。同樣是這念心,起善念,等于有覺、有照;行好事,也要能作东。能夠作东,是覺悟的多情;起惡念,等于無覺、無照,不可作东,是在迷的眾生。
佛言:「慎勿信汝意。」庸东说念主的情意識是不可靠的,因為從過去到現在,這念心都是貪愛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,是以不真的;假使信服它,就會墮落。世間东说念主不解白這個真谛,以為貪愈多愈好。是以,佛告誡我們,時時刻刻要谨慎我方的起心動念,只起善念,不起惡念;起了惡念,馬上要照住、照破。
儒家孟子主張性善、荀子主張性惡,「性善」等于佛法所說的「东说念主东说念主王人有佛性」,能夠覺悟,這念心等于功德、善源;相暗自,不可覺悟,這念心等于惡源、賊东说念主,這等于荀子所說的性惡。《佛說八大东说念主覺經》:「第一覺悟:世間無常,國土危脆;四大苦空,五陰無我,生滅變異,虛偽無主;心是惡源……」假使心诱骗了,這念心等于罪惡的根源,這念菩提心、佛性,就變成貪、瞋、癡等無明;心覺悟了,貪、瞋、癡就變成菩提心;就變成戒、定、慧。
聖者能調伏自心、隨順覺性,庸东说念主眾生則是放縱我方的情意。是以,這念心要時時刻刻起覺照。一般的宗教都認為我方的说念才是正说念,執一非他,這都是意的執著。是以,沒有開悟,千萬不真的服這念意識。
十法界圖當中是一個「心」字,代表由心生出十個法界。所謂「三點似星相,橫勾似月斜;披毛從此出,作佛亦由它。」都是指「意」的作用。是以,「说念」在哪裡?佛在哪裡?就在這念心當中,殺、盜、淫是它;戒、定、慧亦然它;「頓悟自心,直了成佛」、「煩惱即菩提」亦然它。是以,修行最进犯的等于這念心。
從這個角度來看,一切都是現成的。《六祖壇經》云:「離说念別覓说念,終身不見说念,波波度一生,到頭還自懊。」離開這念心,另外去找一個说念,是找不到的。情意保握不動,一念不生,等于如來佛;沒有到達這個意境,始終等于心猿意馬,想東想西、患得患失。是以,時時刻刻都要返照,保握覺性。
有些东说念主起了欲愛、色愛的休想,我方作不了主,還以為被他东说念主截止,認為有邪魔外说念,或是遭东说念主放符咒、作法術,其實都是我方這念意識作不了主。能夠作东,等于我方的主东说念主;作不了主,意就變成了一匹野馬,隨著外皮的意境振荡。举例,男眾看到女眾,覺得她的聲音很清翠、体格很苗條、皮膚很細滑……起了貪愛;當下起照,馬上把心收回來,這念心就能夠作东了。握續不斷地返照,六根直快清淨了,這念心就容易得解脫,否則就會墮落。 (三)
什麼是「汝意不真的」?等于不要信服我方的休想。看到女孩子長得秀好意思动东说念主,记得心骨,這念心作不了主,以至認為這個女孩可能跟我方前世有緣,愈想愈邋遢,想相繼,患得患失,隨著這念意識遷流,就墮入惡说念了。佛法云:「一念不覺生三細,意境為緣長六粗。」一念不覺,心為外境所轉,起了第一念、第二念、第三念……,一分鐘、二分鐘、一個鐘頭、二個鐘頭、一天、二天……繼續不斷地打休想,把我方弄得六神無主,這念心就迷失、不存在了。
判辨了這個真谛白石茉莉奈第四部,如果心一動,起了欲愛、色愛,馬上就要覺照,把休想轉過來。如果轉不過來,就念「阿彌陀佛」,或是修四念處觀。四念處觀等于專門對治、肃除欲愛的執著。是以,平時就要熟悉四念處觀。以頓悟法門而言,所謂「頓悟自心,直了成佛」,不但是不起惡念,連善念都不起。頓悟法門是不著善惡,不落兩邊,當下這念心如如不動、寂照一如,契入菩提心,就能夠安静解脫。沒有辦法頓悟,就必須漸次修證。什麼是漸修?先起善念、不起惡念,到達完完全是善念了,最後善念也不執著,就能夠契入菩提、设置佛说念。
假使了解這個真谛,但對於男女之間的欲愛、色愛仍然作不了主,就要遠離、隔絕,身遠離、心也要遠離;了達「凡悉数相王人是虛妄」,能夠作得了主,無論多麼好意思好的皮毛也都是虛妄的,與我方绝不关联。現在相好莊嚴,一朝生病,容顏盡衰,歸於無常。是以,相亦然虛妄不實的──這等于以般若机灵起觀照。
本章則是漸次觀心。「慎勿信汝意」,不要信服我方的庸东说念主心;「慎勿與色會」,什麼是「色」?狹義來說,指男女的欲愛、色愛;廣義而言,則是指外皮一切知名、有相的事物。「慎勿與色會」,六根接觸外境時,不要與境交會。
交會,有事、有理,一種是心光交會,一種是身交會。什麼是心光交會?如古东说念主所說:「眉來眼去,魄散魂飛」,你看她一眼、她看你一眼,弄得六神無主,是以眼神不可交會。有些东说念主沒有定力,與對方眼神接觸,心作不了主,休想顛倒,晚上就會夢見對方。是以戒律中說,行走時目視前列三尺六寸之處,收攝眼根,這是初步的練習。平時就要練習兩眼內視、兩耳內聽,如果平時不練習,一朝意境現前,就作不了主。
平時能作念到六根收攝,心就能夠作东,是以要攝心。攝,等于收攝,用戒、定、慧收攝身心──以戒攝心,時時刻刻都以戒為本,兩眼內視、兩耳內聽,舉手投足顺应威儀細行;以定攝心,這念心經常都在定中,不散亂、不顛倒;以机灵觀照,照外照內,外面所見之色都是虛妄的,男女相亦然虛妄,不但虛妄,况且九孔流不淨,這等于以机灵觀照。
運用這些法門的无间,是在使心得到解脫。是以「慎勿與色會」,六根與六塵不相會,身與身也要保握距離。什麼是根塵相會?根塵相對,當中就產生識。比方,鼻根聞到女孩身上的香氣,就會打休想,馬上頭腦就昏昏千里千里的,是以根塵不可相會。修行等于要在六根門頭考驗我方,藉境練心,看到外面的意境,根塵相對時,當下這念心是不是能夠作东?是不是還有貪愛、欲愛、色愛?
儒家說:「男女授受不親。」在佛法中,男眾和女眾要保握距離,举例端茶、遞水給他东说念主時,不可平直送到對方手中,要把茶水放在桌上,讓對方取用;同樣地,別东说念主拿東西給我們的時候,也不要用手接取,應請對方甩掉桌上。戒是很微細的,要時時刻刻保握適當的節度,身口意三業清淨,就能得解脫。
是以,「慎勿與色會」,一是指样式層面,心與心不可交會;一是指生理層面,身體更要保握距離,這樣才调清淨。是以,六根不與六塵相會,遠離塵染,這念心才调達到清淨。
「色會即禍生」,與色相會,就容易產生禍害,這是存一火大禍,時時刻刻都要谨慎。戒律中規定,走路不可並行,要保握一段距離……這等于要幸免與色相會、與色无间觸。這念心不可作东,一朝與色相會,就會釀成存一火之禍。女眾和男眾相處,時間一久,就會多情愫,進而產生執著,以至就產生欲愛、色愛,最後導致墮落,是以要遠離。有机灵的东说念主以心來遠離,沒有机灵的东说念主,不但心要遠離,身體更要遠離,身遠離了,心才调漸漸遠離。
「得阿羅漢已,乃真的汝意」,證到四果阿羅漢,斷除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、邪見六個根蒂煩惱,看到什麼都不會起貪心,這個時候才调信服我方這一念情意。沒有達到這個意境,時時刻刻都要谨慎我方的起心動念,只起善念,不可起惡念。
這一章告訴我們,要想了存一火,遠離禍根,先要從意根開始作念起。古德說:「見境不生貪愛,於理不生疏別。」看到外面的意境,不生貪愛;這一念心於理不生疏別,時時刻刻如如不動、明晰常知,這等于最光明、最从容、最祥瑞的地方。
以大乘佛法來說,為了弘揚佛法、普度眾生,必須要面對大眾。日常生涯當中,男眾和女眾必須要見面、要同事,是以必須時時刻刻谨慎起心動念,不可起貪愛。修行等于要時時刻刻起觀照、覺照,要安住正念;假使失去覺性,造了惡業,就會招來過失。
是以,這一章直截了當說明「意」是最进犯的,第一要有覺性,第二要覺察,第三要覺照,第四要覺悟。有這一念覺心,才调覺察,進而覺照;透過覺照,這念心才调契悟中说念、契悟實相。這些都離不開這一念意,修行等于要在這裡勤勉。 (四)
「不為东说念主取,不為鬼神所遮」,在日常生涯中,放不下名利得失,心中有貪愛,或是看不破外面的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,就容易為东说念主所取、為东说念主所謀計。世間上的陷坑好多,到處都是誘惑,假使不谨慎,一不堤防,不仅仅色身,以至法身慧命都會阵一火!是以,修行要有机灵及怜惜,悲智雙運,照破外境,離開东说念主相、我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時時保握心的寧靜,這樣就絕對不會為东说念主所取。
「不為鬼神所遮」,「鬼神」分為外面的鬼神及內心的鬼神。外面的鬼,是就事相上而言;神,是在鬼中當官的,生前福報、福德大者,死後在鬼说念中就能作官,稱之為神,如地皮公、城隍爺、山神、水神、河伯、樹神、火神等。神的福德、神通、定力比鬼大,是以神是管鬼的,如天使是管天上的事,世間的神則管世間的事。佛法講六说念眾生,鬼和神,是六说念當中的鬼说念。
什麼是內心的鬼?這是就理上而言,比方,看到厚味的東西,起了貪心,卻吃不到,涎水就直流。貪心使得情意識產生轉變,避讳了自性的光明,臉孔馬上就現出餓鬼相,不需要比及將來墮入餓鬼说念,當下等于餓鬼。
這念心貪色,起了欲愛、色愛,身體馬上就會發熱。假使作不了主,不知说念迴光返照,把意境當成實有的,繼續不斷地攀緣、打休想,欲火就會燒身,使身體不得安静,以至失去缄默,乖张惡業,將來不但會墮入家畜说念,以至會下地獄。
有些东说念主看到女孩子就打休想,想深切以後,晚上睡覺就作夢。夢深切以後,連白日也看到對方的影子、聽到對方的聲音,心裡覺得很奇怪,就到處求神問卜。其實,這些都是從意識轉變而來,這念心有內鬼──邪見、愚癡、瞋恚、貪愛,直快就招感外面的鬼。外面的鬼是從心當中所產生。因此,想要脫離外面的鬼神,要從這念心開始。
若何從這念心下手?覺察到我方起了貪吃、貪色的念頭,馬上就要「逆情順性」,發慚愧心,把貪吃、貪色的心收回來;進一步思想「凡悉数相,王人是虛妄」,或是修不淨觀,把世間的一切看破。這念心轉過來了,心中的欲火、瞋火、飢火,也就熄滅了,當下就離開了餓鬼说念,這等于「不為鬼神所遮」。
所謂「三界唯心,萬法唯識」,十法界都在當下這念心當中,一個念頭等于一個法界,但這些還是生滅的法界。假使這念心能夠安住在實相,內心保握光明、怜惜、正念、正定現前,等于菩薩的意境。悟到這念心肠,稱性而修,等于如來的意境,也等于不生不滅的一真法界,不但是「不觸兩岸」、「不為东说念主取」,亦「不為鬼神所遮」。
「不為洄流所住」,什麼是「洄流」?一般东说念主碰到善的意境,就陶然自得,碰到障礙就故步自命,退失了菩提心,或是對意境產生執著、貪愛,這念心始終在攀緣。乃至於懈怠、放逸,心無所安住,這等于「洄流」。要達到「不為洄流所住」,等于要精進。
精進,分為事精進及理精進。什麼是事精進?如佛經所載,上更阑、中更阑、下更阑,無有間斷地勤勉。念经、念法、念僧、念戒、念施、念死,心靠在善法上,以佛心為己心、以佛行為己行,廣行六波羅蜜,等于事精進。
釋迦牟尼佛過去生為大施太子時,雖貴為太子,但由於過去的願行和机灵,始終精進不懈地修菩薩行,廣行布施。國王知说念太子把國庫裡的財寶布施給东说念主民,便將他驅逐出宮。太子出宮後,看到东说念主民貧窮疲乏,心想:「只好得到龍王的如意珠,才调救度大眾!」這樣的願心,感得龍王送給他如意珠,但卻被其他龍群給盜走,為了要回龍王的如意珠,太子便發願要把海水挑乾,因此日以繼夜地挑水,挑到骨瘦如柴,最後昏過去了。四大天王被太子的行為所感動,就幫助大施太子挑水,四大天王有神通,不一會兒海水就被挑去了一半,龍群嚇得不得了,趕快把如意珠拿出來獻給太子,這等于事精進。
修行碰到一點點不如意的事,就垂頭喪氣,心生懈怠、放逸,等于沒有精進心。不精進,就容易起煩惱,以至身體也會不安。因此,要「不為洄流所住」,不但要事精進,况且要理精進。领先從起善念開始,修有為的布施,在事上精進;進一步,從有為歸於無為,達到一念不生。一念不生,等于無為。最後能所俱空,安住正念,修而無修,這等于大精進。
《楞嚴經》云:「知見無見,斯即涅槃。」「知見無見」等于直流,「知見立知」等于洄流。有一就有二,有二就必有三,如《大乘起信論》所說:「一念不覺生三細,意境為緣長六粗。」這念心始終被外境所轉,就在六说念當中輪迴。修行想要「不為洄流所住」,這念心就必須時時刻刻保握判辨判辨,處處作东,這等于直流;違背這個真谛,想過去、想現在、想未來,被外面的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所擾,等于流轉存一火。 (五)
「亦不腐敗」,心當中起煩惱,業障現前,乃至於破戒,等于「腐敗」,悉数善法都壅塞易修得手,如儒家所說:「物必先腐而後蟲生。」是以,修行學佛要握戒清淨。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、修十善,就能增長福德和机灵,心就能寧靜;落发眾更進一步還要修戒、定、慧,受三壇大戒。
戒,分為戒法、戒相、戒體。在戒法、戒相上加功用行,最後還要歸於戒體。什麼是戒體?等于這一念心。這念心要判辨判辨、處處作东、常寂常照,有了過失,要經常檢討反省、改過,始終保握身口意三業清淨──心清淨,不起貪、瞋、癡;口清淨,不惡口、不兩舌、不綺語、不假话;身清淨,不造殺、盜、淫。心當中一派光明,就絕對不會腐敗。心水清淨了,菩提心、涅槃性就會現前,如古德所說:「修德有功,性德方顯。」
所謂「參禪第一,握戒為先」,不但原理要融通,更要握戒清淨,具足戒行。這念心時時安住在正念、安住在實相,這等于最高的握戒。
「吾保此木,決定入海」,「木」譬喻「说念」,「海」譬喻「性海」。這念心當中具足無量的机灵、禪定,乃至於神通,如同大海裡面的寶藏一樣。海是眾流匯集而成,這念心要達到像海水一般深廣,必須要不拒細流──「不以善小而不為,不以惡小而為之」,這樣就能契悟心肠,「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」。這個「佛」是指清淨法身佛,也等于禪宗所說的這念心。
往日有一位女眾居士,聽到某位法師講經時開示:「女眾不可成佛,不但如斯,連魔都不可成。」於是很傷心肠問師父:「師父!我修行這麼發心,不但不可成佛,連魔都不可成,那我還修什麼行?這位法師是不是講錯了?」師父跟她說:「這位法師並沒有講錯,仅仅沒有說判辨。佛有法身、報身、化身,女眾不可成佛,是指不可设置釋迦牟尼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、丈六金身的報身。」设置報身佛必須「三祇修福慧,百劫修相好」,屬於漸修。修六波羅蜜圓滿了,最後百劫修相好,修行六度设置百福,用百福德才调设置一個相好。
一般东说念主聽到成佛要歷經這麼長遠的時間,就不想發心修行。佛很怜惜,告訴大眾,不需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也能成佛,只消依據這一章的真谛來修,「尋流而行。不觸兩岸,不為东说念主取,不為鬼神所遮,不為洄流所往,亦不腐敗」,這一生修行絕對不错设置清淨法身佛。
所謂「清淨法身佛」,等于指這一念心。這念心迷了,等于眾生;悟了,等于佛;起了邪見,就成魔。這念心是本具的,东说念主东说念主都有,等于師父說法、諸位聽法這念心。經云:「凡有心者,王人當作佛。」悟了這念心,還要依據這些真谛來修,在這念心上安住、返照,絕對不错「見性成佛」。
佛法是真實的真谛,不是口頭的學問辛苦。判辨佛法的真谛,能夠使我方增多對佛法的信心,並且進一步去實行。假使修行能夠不觸兩岸、稱性而行,「不為东说念主取,不為鬼神所遮,不為洄流所住,亦不腐敗」,就一定不错從此岸,經過煩惱的中流,到達菩提、涅槃的此岸。
「學说念之东说念主,不為情欲所惑,不為眾邪所嬈,精進無為」,發無上菩提心,上求佛说念、下化眾生,為圓成佛智而精進的修行东说念主,必須「不為情欲所惑,不為眾邪所嬈」。情欲所產生的煩惱,能使东说念主迷失答允,而不斷地起惑、造業、遭罪。心當中多情欲,心水就變成渾水,懵懵懂懂、昏昏千里千里,沒有机灵,不知说念东说念主為何而活,只知说念千里溺在名利財色中,認為东说念主生等于要享受,完全不知说念這是錯誤的觀念,這等于屬於一種惑業。
情愛是存一火的根蒂,經云:「菩薩見欲如避火坑。」一般东说念主不了解「情是枷,愛是鎖」,有了情愛,患得患失,心水就起了波涛,就不可得安静。如果把情欲心轉過來,当然就破惑,就能不為煩惱所轉,脫離三界,真的到達毗盧性海。
「不為情欲所惑」,「情」,指男女之情;「欲」,指對色的貪欲、貪愛。貪欲的根源,即是無明。世間东说念主認為情欲是快樂的,看到女孩長得很苗條,聲音很清翠,皮膚白白淨淨的,就心生貪愛,產生情欲,由情欲而心生占有。同樣地,女性看到男性很強壯,就心生喜愛。這些都是煩惱。了解以後,要思想不淨觀的真谛,照破對聲音、皮膚……的執著,知说念這些仅仅暫時的假相,要把它看破。
世間的男女之情,起始是談情說愛、卿卿我我,最後結了婚,区分又離婚。如果愛情能夠始終存在,應該一直都很恩愛,怎麼會離婚?這就證明情欲是虛妄的。男女之間的情欲、色欲,亦然一剎那就過去,之後換得一身的空虛、煩惱與淒涼,所謂「色後思淫,則男女之見盡絕」。是以,古德說:「風流欣慰之事,一過輒生悲涼;独处孤身一人清真之境,愈久轉增意味。」思想這些真谛,心就寧靜了。這樣就能去三毒、破三惑,證三智、三德,得到真的的安静。
一般东说念主碰到好意思女,覺得是一種豔福。站在修行的立場,這不是福,而是禍!是以,不但佛法強調遠離情欲,修说念的仙东说念主也知说念要遠離情欲、色愛。過去有一位陳搏仙东说念主,當時的天子為了表達對仙东说念主的尊重、欣賞,就送了好意思女給他。陳仙东说念主題了一首詩:「雪為肌體玉為腮,多謝帝王送得來;處士不興巫峽夢,空煩神女下陽台。」之後就飄然離去。這首詩說明世間一切都是無常的,众东说念主卻執著這種假相為實有,心生顛倒。
對一般世間东说念主來說,假使情欲太重,學業、事業都不可设置,最後一定是功敗垂成。在中國歷史上,一火國喪身的君主和强者豪傑,都是因為情和欲掙脫不開,使得心無法安住,以致身敗名裂。是以,貪著欲愛、色愛,世間法尚且不可设置,何況是出世法? (六)
過去,有一位比丘在河邊打坐十二年,雖然身體在打坐,心當中卻放不下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,是以一直無法成说念。有一天,釋迦牟尼佛觀察這位比丘得度的因緣熟习了,就赶赴度化他。
正在此時,河邊有一隻烏龜出來乘涼,但旁邊來了一隻水狗,向前想吃烏龜。烏龜看到水狗,馬上把頭尾和行动縮進殼裡,水狗看一看,吃不到,只好無奈地走開。看到這一幕,佛陀就問比丘說:「你在這裡修说念,有什麼體悟?」比丘回话:「世尊!我現在心裡面有好多煩惱、休想,心始終定不下來。這個心實在很難把它降伏下來。」
釋迦牟尼佛就告訴他,剛才烏龜為了保命,仓猝把頭尾和行动都縮進殼裡,修行东说念主也要知说念保命,因為瑕瑜無常殺鬼都在等候我們。白日一剎那就過去,是白無常;晚上也一剎那就過去,是黑無常。要脫離無常殺鬼,就要像烏龜一樣,頭尾、行动都要往內縮。四隻腳、頭、尾,代表我們的六根。六根往內照,等于「逆情順性」,自关联词然就不為情欲所惑,得以保住我方的法身慧命。
最後佛告訴比丘四句話:「藏六如龜,防意如城,慧與魔戰,勝則無患。」修行時時刻刻要「逆情順性」,六根內照,防意如城。因為六根攀緣,是從我們的意識所產生,假使意根不動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当然就隨之寂滅不動。是以,要時時刻刻覺察、覺照,看好這念意識,就像衛兵守城門一樣,不要讓心從六根這六個門頭跑出去,這樣就能守住城門。
憨山大師曾說「修行說難是難、說易亦然易,只消意根保握不動,順性而修,自关联词然就不被情欲所惑。」了解以後修行就很容易,假使不了解這些真谛,修行等于很難。想要脫離存一火輪迴,等于要遠離情欲。在儒家稱為「修心養性」;佛法更進一步,要「明心見性」。
明心見性也有深淺,想達到最高的意境,就要依照這些次第返照、檢討、反省,「尋流而行。不觸兩岸,不為东说念主取,不為鬼神所遮,不為洄流所住,亦不腐敗」,這些都作念到了,這一生的修行就不會白費,一定能夠设置正覺。
「不為眾邪所嬈」,「嬈」,即困擾、诱骗之意。「嬈」旁邊加個「女」字,意謂本來這念心是平靜的,但是一看到女孩如花繁花,就起心動念,想東想西、患得患失,心始終定不下來,為這些煩惱所困惑、迷亂。
「眾邪」,指世間东说念主對於东说念主生的真相看不判辨,而產生種種猜忌,乃至於邪見。举例,印度有九十六種外说念,有斷見、常見。「斷見」,等于認為东说念主死了以後什麼都沒有;「常見」,等于認為东说念主死為东说念主、牛死為牛……始終不變。這些都是眾邪。由於沒有正知正見,聽到不足为法的真谛,就當作真實,產生了執著,自关联词然影響身口意三業,無法契入無為。
社會上冷漠宗教掃黑,把悉数信仰一概而論,認為拜佛是邪見、是怪力亂神、是迷信,認為修行學佛是癡东说念主所為。以至有东说念主說:「宗教是鴉片,對社會、政事沒有好處!」這些都是邪知邪見。一般东说念主聽到這些真谛,就會退失信心,而不了解宗教當中有正有邪、有深有淺、有事有理,不解白东说念主生除了物質生涯以外,還有更进犯的精神生涯。
举例宇宙是若何產生?每個宗教對於宇宙的见识,眾說紛紜。基督教認為,宇宙是天主創造出來的。婆羅門教說,宇宙是梵天所創造的。儒家說,宇宙是清與濁合成的,清者上涨為天,濁者下落為地,當中等于东说念主類。说念家主張,宇宙是陰陽所生,無極生太極,太極生兩儀,兩儀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,八卦而成六十四卦。关联词,這些都還是在心外求法。
就佛法而言,無論是事、是理,一切法都是緣起性空,本無自性,都是因緣和合所產生的假相。這個宇宙沒有創造者,一切都是共業所產生的依、正二報因緣和合而成。所謂「因緣和合」,等于要具足種種條件,才调產生結果。比方師父在這裡講經,但愿大眾聽了能夠開机灵、斷煩惱,轉識成智,明悟答允。要達到這個无间,就必須要具足眾緣──要有講堂、電燈、椅子、桌子、麥克風……這些都具足了,還要有講經的东说念主、聽經的东说念主,這場法會才调设置。假使這些因緣散去,這個法會也就不存在了。從過去到現在、乃至未來,世間一切萬法都是因緣和合,本無自性,絕對沒有任何一個創造者,這等于一個真實的真谛。
諸法本無自性,仗因託緣方生。再舉例來說,东说念主不可平直生东说念主,必須要男女交合;即使是东说念主工受孕,也必須具足種種條件,才调夠達到东说念主工受孕的无间。东说念主说念如斯,家畜说念、天说念,乃至於植物,亦然如斯。樹不可平直生樹,必須藉由幾種次第,以延續樹的人命和成長。一、播種:種子種下去,還要具足泥土、空氣、陽光、水等種種外緣,因緣具足了,才會長成樹。二、壓條:把樹的枝椏皮剝開,放些水草、泥土,用塑膠袋紮起來,經過一段時間,長根了,再把它鋸下來,種在土裡。三、阡插。不論是哪一種次第,都要具足因緣,才调使樹綿綿不絕地衍生下去。
因此,修行學佛必須要肃除邪見。第一、要知说念諸法緣起性空,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,沒有一個主管。第二、知说念东说念主东说念主王人有佛性。假使能夠了解緣起性空、心即是佛、说念不離心,就能從邪見轉成正見,「不為眾邪所嬈,精進無為」。 (七)
「精進無為」,「無為」等于順性──順著這念心肠。《金剛經》云:「一切賢聖王人以無為法而有差別。」無為法也不離開有為法。外皮的衣、食、住、行,身體的地、水、火、風四大,以及受、想、行、識,這些都屬於有為。修行等于在有為當中,並將有為化成無為。觀空,是肃除對有為法的執著,觀空而不執著空,契入了空性又不著空,就達到無為。
如:念经,能念之心要清领略爽,所念之佛要明晰分明,這些屬於有為;進一步要達到能念之心、所念之佛王人了不可得,等于無為。是以,無論修任何派系,禪、淨、密、律,都要達到無為,這念心時時安住在中说念實相,精進無為,這等于佛法的根蒂。
依據這一章的次第勤勉,靜坐思想、反省、返照,照破這念心當中的無明煩惱,達到一念不生,無為心、对等心、真空腹、涅槃心、菩提心現前,這等于無為。要達到無為,先從有為當中去修善法,修六波羅蜜、慚愧懺悔,早晚課、打坐、誦經、握咒,修四正勤,用善法轉化心當中的惡念,化除習氣,使身口意三業都是善法,心保握光明,這等于福報。
修一切善法,不執著這些功德、福報,最後達到一念不生,這念心不想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清领略爽、處處作东,當下等于無為。想契悟這念心,要先從有為法,精進修一切浮浅法門,再進一步契入無為。
精進,分為消極與積極兩面。心不起貪、瞋、癡,口沒有假话、綺語、兩舌、惡口四種過失,身不造殺、盜、淫,這是屬於消極的精進。進一步,發四弘誓願,時時刻刻念经、念法、念僧、念戒、念施、念死,如《普門品》所說:「心念不空過」,上更阑、中更阑、下更阑,無有間斷。身修一切善,口說大乘、小乘,漸修、頓悟、出世間法……弘揚佛法,普度眾生,這就屬於積極的精進。精進以後,又不執著這些功德、果報,等于真精進。
佛法中提到:「功德歸三寶,好事給他东说念主,壞事我方檢討反省。」依據這個原則去修行,無為法就會現前。無為法不是求來的,因為有求就有得,有得就必有失;無為法也不是想出來的意境,因為能想這念心,如果不想了,無為法也就退失。是以,真的的精進,是先從有為開始,進一步不執著有為,最後無為法就會現前。
由有為歸於無為,顺次而修,就屬於漸修,如佛經所云:「先以善捨惡,後以捨捨善。」最後歸於中说念實相觀。由事到理,最後原理也不執著,無為法就現前。一切賢聖的精進,最後都要歸於無為法。老子也講:「為學日益,為说念日損。損之又損,以至於無為,無為而無不為。」達到無為的意境,心當中等于真空、妙有,具足一切功德、机灵、神通妙用,是最高的意境、是天地的根蒂,在佛法就稱為法王。
依據這些真谛來勤勉,「吾保此东说念主,必得说念矣!」師父說法、諸位聽法的這念心是本具的,既然是本具,「當下即是,動念乖真」,這念心時時刻刻清领略爽、明晰分明、如如不動、寂照一如,等于無為。
《六祖壇經》云:「無上大涅槃,圓明常寂照,凡愚謂之死,外说念執為斷,諸求二乘东说念主,目以為無作。」都是講這念心,但所顯出來的作用,有層次上的差別。判辨這些真谛後,悉数一切法還是要发奋去作念,修一切善法,不執著一切善法。斷一切惡,無惡不斷,斷了以後,沒有能斷、所斷;因為假使有能斷、所斷,這念心又成了相對,這就不是真的的無為。
真的的無為,是指我們當前這念心不想過去、不想現在、不想未來、沒有休想,這等于定;清领略爽、明晰分明,這等于慧。定慧一如,等于無為。無為當中不妨礙有為,有為不執著,等于無為。有為是用,無為是體,體不礙用,用不離體,體用一如,等于真的的安静。
佛法說:「一乘任運,萬德莊嚴是諸佛。」「一乘」,等于指無為法。「任運」,任握自性,保握這念心,始終安住在無為。無為這念心不是死的,不错運用在假有、真空、中说念實相上,這等于真的的體用一如、體用安静。
想悟说念,就要稱性而行,這樣修行等于真修、真悟。真悟等于「順性」,真修等于修而無修,「尋流而行」、「不為东说念主取」。假使為东说念主所取,趕快覺照、檢討反省;假使住在洄流,就要趕快精進;如果腐敗了,身口意三業不清淨,要趕快懺悔,這樣等于真的的修行。修無修修,依性起修,始終不離當念,這一生修行就能契入無為,设置说念果。
這部經涵蓋大乘、小乘,漸修、頓悟之理。依據這些真谛來返照、來勤勉,這一生絕對不错成说念、證菩提、證涅槃,因為说念是現成的,不是東求西找,也不是恭候來世。就如《六祖壇經》所說:「離说念別覓说念,終身不見说念;波波度一生,到頭還自懊。」在日中求影,絕對找不到的!因為一切都是現成,不假外求。
真谛雖然如斯,关联词如果不修,等于執著身體地水火風四大,以及受想行識、休想、打盹儿;修了,又是起心動念。是以,要依據「稱性而修」的真谛來修,就能轉識成智,這一生就能超凡入聖。
本章的粗放,等于修行的根蒂。信服這個真谛,等于與理相應。與理相應,就入了聖位。如果只知说念事而不知真谛,就算把身體燒掉,或是精進三大阿僧祇劫,始終是在凡位,仍然與理不关联。是以,要修而無修,時時刻刻安住正念、清领略爽、如如不動、處處作东,就能「頓悟自心,直了成佛」、「依性起修,全修在性」、「修德有功,性德方顯」,如斯修行,理就現前。 -->
單元首頁
小色哥萝莉网白石茉莉奈第四部